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二、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tyrosinekinase,RTK)信号转导途径

受体酪氨酸激酶通常分为三区:胞外配体结合区、跨膜区和胞内激酶区。当配体与受体胞外区结合后,导致受体二聚化,细胞内酪氨酸蛋白激酶活化,内源性酪氨酸蛋白激酶使受体胞内C末端酪氨酸残基磷酸化。C末端磷酸化的酪氨酸残基为含有SH2(Srchomology2)、PTB(phosphotyrosinebinding)结构域的细胞内信号传导因子及接合子(adaptor)提供了停靠位点(dockingsite),从而激活了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目前,许多受体酪氨酸激酶的一级结构可从其基因结构推知,根据其结构特点分为:①表皮 ......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学》
书名:《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学》
栏目: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学 > 第三篇 临床应用的肿瘤靶向治疗 > 第三章 针对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途径的靶向治疗 > 第一节 蛋白酪氨酸激酶与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途径
作者:李岩 马洁
参编:黄常志,梁军,黎莉,毛海婷,徐冰河
页码:111-11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