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工角膜治疗角膜病变所致的失明,这一概念是1789年由法国医师Pellier de Quengsy首先提出的,他认为结疤的角膜可用玻璃来取代。1906年,当首例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手术成功后,人们失去了对人工角膜的研究兴趣。随着人们对PMMA这种化学合成多聚体低毒性和良好光学效果的认识,以及用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手术治疗严重干眼及角膜血管化病例的失败,人工角膜又重新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人工角膜的设计经历了从表面人工角膜(epikeratoprostheses)、埋藏型人工角膜(buried keratopr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