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辅助检查]第二节 临床意义

血小板膜分为外膜和内膜两部分,外膜为围绕胞浆形成的浆膜,延伸到胞浆内部,折叠形成开放微小管系统,是血小板摄取和释放的通道。浆膜内侧附着有许多微丝,其主要成分为肌动蛋白和肌凝蛋白,与微管环周束共同支持伪足的形成、表面凸起的回缩、内部结构的改变和内容物的分泌。内膜包括致密微管系统、线粒体和各种颗粒的膜。由于PMP体积极小,需用电镜、共聚焦显微镜或荧光显微镜等进行观察,这些测定方法不仅操作繁琐,难以定量,而且分辨率和精密度难以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 ......

——《心血管病实验诊断学》
书名:《心血管病实验诊断学》
栏目:心血管病实验诊断学 > 第五篇 出凝血物质 > 第九十三章 血小板微粒子
作者:邢启崇
参编:王述昀,宁美芳,安丰双,邢姗姗,闫素华
页码:480-48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