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一、抗 凝 治 疗

凝血酶的形成及活化是血液凝固的关键,抗凝血药通过不同的作用抑制凝血酶的形成和活性,继而阻止血液凝固,产生抗凝血或抗血栓形成的效果。常用的有肝素类药物及香豆素类药物,此外还有非肝素葡糖胺聚糖类抗凝剂、茚二酮类抗凝剂和其他抗凝剂(水蛭素、抗凝血酶Ⅲ)。预防性应用肝素通常为5~7天,如需要长期应用抗凝治疗,则宜过渡到口服抗凝药,或者使用低分子量肝素。由于香豆素类口服抗凝剂的作用开始和消失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故一般都先以肝素开始治疗3~5天,待急性期过后,才用香豆素类口服抗凝剂维持抗凝疗效,用药疗程视病情而定,可长 ......

——《下肢缺血性疾病诊断与治疗》
书名:《下肢缺血性疾病诊断与治疗》
栏目:下肢缺血性疾病诊断与治疗 > 第九章 药物治疗
作者:杨 牟 张小明
参编:杨牟,张小明,张居文,蒲增惠,李文波
页码:138-14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