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三)发病机制与病理

带有流感病毒颗粒的飞沫(直径一般< 10 μ m)吸入呼吸道后,病毒的神经氨酸酶破坏神经氨酸,使粘蛋白水解,糖蛋白受体暴露,病毒依靠糖蛋白受体专一性地吸着于细胞表面。病毒穿入细胞时,其包膜丢失在细胞外。在感染早期,流感病毒RNA被转运到细胞核内,在病毒转录酶和细胞RNA聚合酶Ⅱ的参与下,病毒RNA被转录完成后,形成互补RNA及病毒RNA合成的模板。病毒成熟前,各种病毒成分已结合在细胞表面。最后的装配称为芽生,局部的细胞膜向外隆起,包围住结合在细胞膜上的核衣壳,成为新合成的有感染性的病毒体。一个复制过程的周 ......

——《呼吸病学》
书名:《呼吸病学》
栏目:呼吸病学 > 第四篇 呼吸系统疾病 > 第三十三章 感染性疾病 >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二、流行性感冒
作者:朱元珏 陈文彬
参编:VandeWoestijne,万欢英,于润江,马,毛宝龄
页码:70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