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二、预防动物实验中生物危害的发生

原则上可以参照为普通实验所制订的危险度分类,但是还要考虑动物实验的特殊性,如实验动物的饲养周期(实验期)长,需要更换动物笼具、处理垫料和粪尿、接种病原体、投药、尸体剖检等,而且还要考虑病原体在动物体内的繁殖而使病原体的感染强度增强等因素。因此在做动物实验时病原体的危险度要比普通实验时病原体的危险度提高一级。动物实验时,除了上述因素外,还要考虑两个因素即动物相互间的传播能力和动物排出病原体的情况。在通常情况下,只要科学地设计动物实验,利用优质标准化的实验动物,在控制合格的饲养和实验环境中,由具有渊博知识和熟 ......

——《医学实验动物学》
书名:《医学实验动物学》
栏目:医学实验动物学 > 第四章 实验动物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 > 第四节 动物实验中的生物危害及其防制
作者:刘恩岐
参编:尹海林,薛智谋,顾为望,方喜业,王忠东
页码:105-10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