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三)发病机制和病理

以鼻病毒为例,鼻腔或眼部是其进入机体的门户,鼻咽部是最初感染部位。1)受体,病毒首先在此处粘附,并借鼻腔的粘液纤毛活动到达后鼻咽部。此时病毒迅速复制,并向前扩散到鼻道。鼻腔上皮细胞活检及鼻腔分泌液的研究提示炎症介质(缓激肽、前列腺素)、白介素‐1和‐8等分泌增加,可能对感冒的临床症状部分地负责。组胺的作用尚不清楚,虽然鼻内滴入组胺可引起感冒症状,但抗组胺药物治疗效果并不肯定。副交感神经阻滞剂对解除感冒症状有效,提示神经反射机制在感冒发病机制中也有一定作用。 ......

——《呼吸病学》
书名:《呼吸病学》
栏目:呼吸病学 > 第四篇 呼吸系统疾病 > 第三十三章 感染性疾病 >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一、普通感冒
作者:朱元珏 陈文彬
参编:VandeWoestijne,万欢英,于润江,马,毛宝龄
页码:70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