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三)发病机制和病理

新生隐球菌不产生毒素,感染不引起组织破坏、出血、梗死或坏死,也不引起纤维化和钙化。但是肺隐球菌的病谱很广,在不同患者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征象和病理组织学改变差异很大。近年来研究表明,这种差异与其免疫发病机制和免疫病理学密切有关。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上述免疫下调作用在隐球菌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荚膜作为新生隐球菌毒力的主要决定因素,其抵抗吞噬和下调免疫反应的双重作用,在隐球菌病发病机制特别是初期的病原体‐宿主相互作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在H IV/A IDS患者的隐球菌病在组织学仅有少量细胞浸润,但见成簇的吞噬有病原体 ......

——《呼吸病学》
书名:《呼吸病学》
栏目:呼吸病学 > 第四篇 呼吸系统疾病 > 第三十三章 感染性疾病 > 第五节 肺真菌病 > 三、肺隐球菌病
作者:朱元珏 陈文彬
参编:VandeWoestijne,万欢英,于润江,马,毛宝龄
页码:767-76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