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临床表现]六、临床表现

临床上常把药源性肝病分为急性、慢性两大类,其下再分各种损害类型。由于肝脏的病理损害比病程更直接地反映疾病的本质,且与治疗关系更密切,因此仍按肝损害的病理类型叙述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似急性病毒性肝炎。由胺碘酮、异烟肼、氟烷、阿司匹林等引起的慢性药源性肝炎,其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相似,具体临床表现如上述。四环素、左旋门冬酰胺酶等可引起微囊泡型脂肪肝,可有肝炎样的消化道症状、黄疸、肝大,转氨酶及胆红素可明显增高。有报道发生于使用雄激素或口服避孕药者,但药物与肿瘤之间的病因关系有待证明。 ......

——《病毒性肝炎》
书名:《病毒性肝炎》
栏目:病毒性肝炎 > 第8篇 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病 > 第15章 药源性及毒物中毒性肝病 > 第1节 药源性肝病
作者:陈紫榕
参编:林旭,蔡琳,陈建,陈道纯,陈少华
页码:1240-1243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