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三、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按发病原理可分为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分布异常、血小板破坏过多和血小板被稀释。(1)感染性血小板减少:病毒感染可致血小板轻至中度减少,系因病毒抑制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并使血小板寿命缩短。或吸附于血小板膜形成抗原复合物,使体内出现相应抗体(主要为IgG,其次为IgM),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补体参与下附着于血小板表面或直接损伤血小板,导致血小板聚集、破坏,被单核‐巨噬细胞清除,致血小板减少。由于输入的血中血小板被破坏,输血后体内血小板被稀释,如超过骨髓代偿能力则致血小板减少。交换输血或血浆置 ......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下册)》
书名:《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下册)》
栏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下册) > 第28章 血液系统疾病 > 第5节 出血性疾病
作者:胡亚美 江载芳
参编:陆华,申昆玲,左启华,江载芳,李同
页码:1803-1804
版本:7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