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第二节 马兜铃酸肾病发病机制研究现状及思索

前文已述,AA是硝基菲羧酸(nitrophenanthene carboxylic acid)类化合物,主要成分为AA‐Ⅰ及AA‐Ⅱ。AA‐Ⅰ结构式为8‐甲氧基‐6‐硝基‐邻二氮杂菲‐(3,4‐d)‐1,3‐二乙嗪二酮‐5‐羧酸。根据上述研究资料,我们已提出AAN发病机制假说,详见图2‐2‐2。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AA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作用及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作用上,尽管这两种细胞在AAN发病机制中处于中心地位,但是在对AAN病人的肾脏进行病理检查时,我们还常见肾脏小动脉病变及高度可疑的肾小球 ......

——《肾内科学》
书名:《肾内科学》
栏目:肾内科学 > 第二篇 肾小管间质疾病 > 第二章 马兜铃酸肾病
作者:谌贻璞
参编:
页码:137-14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