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临床表现]不同解剖部位的房速

有关界嵴的解剖结构、电生理特性、房速发生率已在本章进行了介绍,此处仅叙述:①心电图表现:由于界嵴自上而下纵向行走整个右心房,可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因此起源于界嵴高低不同部位的房速,其P波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上段、中段和下段界嵴房速,和aVF导联的P波,可分别为正向波、双向波和负向波,V 1导联为双向或负向波(图69‐。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哪一个界嵴部位的房速,其aVR导联的P波均为负向,这是界嵴房速最具特点的心电图共性。 ......

——《临床心律失常学》
书名:《临床心律失常学》
栏目:临床心律失常学 > 第8篇 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 > 第69章 房性心动过速的射频导管消融
作者:陈 新
参编:黄从新,王方正,张澍,白梅,曹克将
页码:885-902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