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病原菌可通过黏附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处的黏膜上皮细胞再进入血液循环(例如肺炎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或从自然定植部位因创伤、炎症或恶性肿瘤等而突破局部皮肤黏膜屏障侵入血流。或自局部化脓性病灶通过肉芽创面进入血液循环。或经静脉内置管、安装起搏器、针刺、搔抓、蚊虫叮咬、动物咬伤、创伤等直接将细菌带入血流,或细菌在局部创口繁殖后继而侵入血流。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时,除原发病病理改变外,更易出现多脏器损害(参见本章第六节“感染性休克” ) 。 ......

——《实用传染病学》
书名:《实用传染病学》
栏目:实用传染病学 > 第二十五章 常见综合征及感染病研究领域中的热点 > 第五节 菌血症与脓毒症
作者:王宇明 李梦东
参编:毛 青,于乐成,万谟彬,王小红,王英杰
页码:1365-1368
版本:4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