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第三节 抗包虫病药物新剂型研究进展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与国际同步较早地开展了对包虫病的药物治疗,并采用药动学、药效学、动物实验结合临床病例等多项综合指标,对各种抗包虫病药物的新剂型进行了研究和客观评价。针对目前已经发表的制备胶束系统的方法普遍存在的问题,温浩、王建华、陈迹等提出了前体胶束制剂(发明专利ZL200610200344.2 ) ,并将前体胶束运用于抗包虫药物阿苯达唑。抗包虫病化疗经几十年的努力虽取得一些进展,但并无非常重大的突破,人们对甲苯咪唑、阿苯达唑、吡喹酮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已明确肯定了治疗包虫病的作用,尤其阿苯 ......

——《包虫病学》
书名:《包虫病学》
栏目:包虫病学 > 临 床 篇 > 第十三章 抗包虫病药物治疗
作者:温浩
参编:邵英梅,赵晋明,林仁勇,张文宝,伍卫平
页码:351-36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