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二、胆固醇结石

在1968年,Ad mirand和Small通过对胆囊胆汁脂类成分和致石性关系的分析以及模拟胆汁实验后建立了有名的“胆汁胆固醇过饱和理论”,其认为:胆汁中胆固醇单水结晶的形成是由于“微胶粒”中过饱和胆固醇自动析出而造成的。然而,它并不能完全解释肝管及一部分正常人胆汁胆固醇过饱和而未形成结石的情况。1983年,Somjen等人运用准弹性光散射法发现除磷脂与胆汁酸盐形成微胶粒外,还能聚集成胆固醇‐磷脂泡,其携带的胆固醇在成核因子的作用下聚集融合成胆固醇单水结晶,再生长融合成石。这提示FABACs是潜在的胆汁胆 ......

——《胆道外科基础与临床》
书名:《胆道外科基础与临床》
栏目:胆道外科基础与临床 > 第1篇 概述及基础理论 > 第八章 胆道疾病的实验研究 > 第一节 胆石病实验研究
作者:石景森 王炳煌
参编:
页码:146-15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