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五、对抗凝治疗的新认识

分析某种抗凝药物的抗凝特性,应着眼于这种药物对自身性血栓和接触性血栓的预防和治疗能力。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静脉抗凝药物如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戊糖与水蛭素类药物均通过加快抗凝血酶Ⅲ灭活凝血因子的速度起到抗凝作用,具有很好的防治自身性血栓的能力,但这4种药物预防接触性血栓的作用具有很大差异。戊糖不具备抑制Ⅱ a因子的能力,因此,即使在PCI治疗等低促凝操作中,也需要补充具有抗Ⅱ a因子活性的药物,以弥补其抑制接触性血栓能力的不足。 ......

——《心血管热点荟萃2009》
书名:《心血管热点荟萃2009》
栏目:心血管热点荟萃2009 > 第六章 心 血管疾病基础研究 > 第三节 凝血机制与抗凝治疗新观念
作者:杨水祥 胡大一
参编:于波,王文,王萍,王伟民,王继光
页码:174-17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