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第二节 纤溶的调节作用与血栓形成

这些机制主要包括:① t PA分泌量及其与纤溶酶原的结合能力在生理静息状态下受到限制,同时由于无大量的纤维蛋白存在,t PA激活纤溶酶原的能力也有限。另外,纤溶酶原结合于纤维蛋白的过程,本身就可以“放大”局部纤溶,这是因为纤溶酶原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特异”位点是纤维蛋白羧基末端的Lys残基,而纤溶酶原与纤维蛋白的结合又恰恰可以促使这种Lys残基不断出现,从而促使纤维蛋白结合更多的可被t PA不断激活的纤溶酶原。 ......

——《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书名:《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栏目: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第二篇 血栓形成的要素 > 第九章 纤溶系统与血栓
作者:刘泽霖 贺石林 李家增
参编:王鸿利,刘敏涓,文志斌,包承鑫,丁家增
页码:123-126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