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四)淋病奈瑟菌的遗传学

目前,遗传研究工作的主要方面是使用细菌遗传技术去了解淋病奈瑟菌感染( GI )的发病机制,鉴别那些和感染直接关系的菌体成分。1976年分离出带有β -内酰胺酶的耐青霉素淋病奈瑟菌菌株,是通过质粒介导耐药的,其β -内酰胺酶由位于质粒上的TeM-1基因编码。它是由耐链球菌决定簇tetM进行淋病奈瑟菌内,并停留在部分结合质粒衍化而来的新质粒上,该新质粒可传递并具有启动某些β -内酰胺酶质粒的能力。38 . 7% ,偶见大观霉素耐药菌株,并检出对头孢曲松耐药的菌株。目前国际上尚未发现对头孢曲松治疗淋病失败的病例 ......

——《现代性病学》
书名:《现代性病学》
栏目:现代性病学 > 第二章 病原微生物感染 > 第四节 淋病的发生与传播 > 内容提要 > 三、病原学
作者:吴志华
参编:史建强,陈秋霞,李定,吴晓初,马慧群
页码:145-14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