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辅助检查]四、抗心磷脂抗体与缺血性心脏病

目前认为,ACS患者的发病与aCL阳性有关,在AMI患者中尤为明显,其中主要是aCLIgG,其次为aCL-IgM,部分患者则有两者的共同参与,aCL是诱发ACS的高危因素。目前,抗心磷脂抗体导致缺血性心脏病的机制至今尚未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有:1 . aCL与血小板膜磷脂结合,诱发免疫反应,导致血小板膜损伤。研究表明,aCL在通过体内微循环时,可导致更多的白细胞黏附在内皮细胞表面,从而增强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尤其是VCAM-1)的表达,造成巨噬细胞、脂质及血小板等在内皮下聚集,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 ......

——《心脏标志物临床应用进展》
书名:《心脏标志物临床应用进展》
栏目:心脏标志物临床应用进展 > 第六章 反映血管内皮功能不全的标志物 > 第二节 血清抗心磷脂抗体
作者:马依彤 霍勇
参编:杨毅宁,谢翔,刘芬,于子翔,马翔
页码:220-221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