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对全身化疗的敏感性不高,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药物在肝中分布较少,1906年Enrilich首先提出靶向给药的概念,他认为应将药物选择性分布于病变部位以降低其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并使病变组织的药物浓度增大,从而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20世纪80年代肝癌的靶向治疗开始兴起,现在已经发展到从器官(组织)、细胞到分子三个水平实施肝癌靶向治疗。在激光治疗的并发症方面,Vogl等[ 7]通过对8年内899例肝恶性肿瘤患者的2132次MRI引导下激光治疗(2520个癌灶)。激光治疗也受限于热凝固范围相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