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61年,Holter通过动态心电图,观察到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在无胸痛发作时也会有与发作时一样的心电图ST段改变,提示这部分患者有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情况存在。1979年,Cohn正式提出了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名称。与其他有心绞痛症状的患者比较,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组的基线参数相似,包括年龄,性别,心脏危险因素,既往心肌梗死或血运重建,血管造影冠心病严重程度,以及心电图记录和心肌灌注显像的缺血程度。冠心病患者有心肌缺血客观证据,无论有无临床症状,均需要连续的、积极和特异性的监测与治疗,是否或何时进行血运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