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房颤机制的基础研究始于1914年,距今已跨越两个世纪,有着90多年的历史。1991年Cox [ 9 ]通过对犬的二尖瓣反流房颤模型进行同步多部位标测研究,结果显示该房颤模型的心房内存在着“从最简单的单一折返环到激动模式难以识别的最复杂的折返环”等一系列的心房电活动形式。1998年,Skanes等[ 14 ]通过快速起搏山羊离体心房Langendorff灌注模型的研究显示,左心房单个或多个不稳定的环形运动的折返环伴向右心房的颤动样传导是房颤维持的重要机制(图2‐.该研究表明主导频峰所在位置的快速激动驱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