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ICD发展简史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临床上广泛使用体外除颤器来终止室颤,如果在室颤发生后不久(几秒至几分钟)及时使用,往往能够有效地除颤。用同一个体外器械,也常用来使室速、心房颤动(房颤)和(或)心房扑动(房扑)转复为窦性心律。为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放电必须与患者自身的R波同步,以防止诱发室颤。从高危患者(心力衰竭等)单纯抗心律失常治疗发展到将抗心律失常与抗心力衰竭结合在一起的治疗,从而更加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如果起搏器的脉冲(没有被室颤的低幅度信号抑制)被ICD感知,植入两个相互独立器械(起搏器+ ICD)患者的ICD对 ......

——《临床心律失常学》
书名:《临床心律失常学》
栏目:临床心律失常学 > 第10篇 心脏性猝死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 > 第99章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作者:陈 新
参编:黄从新,王方正,张澍,白梅,曹克将
页码:1342-1345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