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血栓形成机制】

早在1845年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就提出血栓形成机制三要素学说,即血管壁损伤、血流紊乱和血液成分异常。在此基础上,经过100多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并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生物化学的发展,对其发病机制有了更丰富的认识。在体内血流较快部位,虽然有凝血酶的产生及纤维蛋白单体的形成,但由于稀释作用,纤维蛋白稳定因子浓度较低,纤维蛋白单体可与纤维蛋白原或纤维蛋白较大的降解产物形成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PF4、中性粒细胞释放的某些蛋白质均可使纤维蛋白单体从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中解离出来,并通过氢 ......

——《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书名:《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栏目: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 第二十篇 造血系统疾病 > 第七章 止血与血栓 > 第五节 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性疾病概述
作者:陈灏珠 林果为
参编:戴自英,廖履坦,杨秉辉,翁心华,潘孝彰(常务)
页码:2607-2609
版本:1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