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一、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变化

包绕膜间室的外膜通透性较大,容许分子量在15KD以下的物质自由通透,而线粒体的包裹线粒体基质内膜通透性小,分子量大于1.5KD物质不易通过。在生理条件下,这些分子通过呼吸链形成横跨线粒体内膜,表现为内负外正的电化学梯度,即线粒体跨膜电位(mitochondrial transmembrane potential,m)。线粒体跨膜电位的维持至少部分依赖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mitochondrialmembrane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MP)或称线粒体巨通道或多传导通 ......

——《肿瘤学》
书名:《肿瘤学》
栏目:肿瘤学 > 第九章 细胞凋亡与肿瘤 > 第三节 线粒体相关的细胞凋亡信号途径
作者:曾益新
参编:吕有勇,朱明华,陈国强,龚建平,郭朱明
页码:218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