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理学]第四节 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EHEC的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晰,目前认为其致病性主要通过其携带的毒力基因编码产物来发挥作用,包括位于噬菌体上编码志贺毒素( Shiga toxin , Stx )也即Vero毒素的stx基因.位于染色体LEE毒力岛上编码黏附素( intimin )的eae基因和位于60MDa致病性大质粒上编码溶血素( EHEC-hemolysin , ehxA gene )的溶血素( ehxA )基因等。研究表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直肠的病理变化是从其紧密吸附肠黏膜表面肠上皮细胞开始(图11-4-10 ) ,上皮细胞微 ......

——《新发传染病临床影像诊断》
书名:《新发传染病临床影像诊断》
栏目:新发传染病临床影像诊断 > 第十一章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
作者:陆普选 周伯平
参编:吴诗品,刘映霞,李宏军,施裕新,邓群益
页码:559-56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