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第二节 生产用病毒种子批和鸡胚

如前所述,目前全世界用于黄热疫苗生产的毒种均来自Theiler和Smith于1937年研制成功的17D株。该病毒首先将分离得到的病患血清经腹腔接种恒河猴传递第1代,随后交替使用蚊子叮咬、皮下接种、感染蚊子悬液注射、卷尾猴腹腔注射等方法在猴体连续传代至第54代。首先在剪碎的全鼠胚组织加10%猴血清中培养18代,然后在剪碎的全鸡胚组织加猴血清中培养58代,再在剪碎的去掉脑和脊髓的鸡胚组织中连续传代至第180代获得17D原始毒株。来自SPF鸡群的鸡蛋在用于生产前除确认其SPF监测合格报告外,对鸡胚也需进行控制, ......

——《疫苗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书名:《疫苗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栏目:疫苗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 下篇 > 第二十七章 黄热减毒活疫苗质量控制
作者:王军志
参编:李凤祥,董关木,卫江波,马霄,王辉
页码:474-47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