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一、谷氨酸能神经传递、谷氨酸能突触、兴奋毒性神经损伤机制及其新进展

作为一种氨基酸,谷氨酸存在于任何一种细胞内,其一般意义显然与物质代谢有关。1954年,日本学者Ha‐yashi发现脑室内或颈动脉内注射谷氨酸单钠(MSG)可使狗和猴出现惊厥,首次提示谷氨酸在脑内可能具有神经递质作用。1957年,Lucas与New‐house发现高浓度的谷氨酸可引起视网膜内层神经元损伤,12年后,美国学者Olney发现MSG注射可引起新生小鼠下丘脑与视网膜神经元损伤,由此首次提出了兴奋毒性的概念,强调谷氨酸引起神经元损伤和死亡是因为神经元过度兴奋造成的。在随后的30多年特别是晚近的10~2 ......

——《2003神经病学新进展》
书名:《2003神经病学新进展》
栏目:2003神经病学新进展 > 第十一章 抗兴奋毒性神经损伤和抗谷氨酸信号传递障碍与神经科临床
作者:贾建平
参编:
页码:208-21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