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第二章 血吸虫病原生物学

血吸虫因寄生于终宿主静脉血管内而得名,其成虫与其他吸虫最大生物学差异为雌雄异体,故又得名为裂体吸虫(Schistosoma)。Weinland,1858 ]、湄公血吸虫(S ﹒ mekongi Voge,Bruekner & Bruce,1978)、间插血吸虫(S intercalatum Fisher,1934)和马来血吸虫(S ﹒ malayensis Greer et al,1988)6种,以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为最重要,分布最广。其次是间插血吸虫,而湄公血吸虫和马来血吸虫分布局限,患 ......

——《临床血吸虫病学》
书名:《临床血吸虫病学》
栏目:临床血吸虫病学
作者:任光辉
参编:李岳生,何永康,易娅莎,李岳生,何永康
页码:11-1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