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AST因灵敏度和特异性都相对较差,在心肌缺血坏死的诊断检测中已不再应用或逐步停用。而它具有两种同工酶,一种主要分布于胞浆中称胞浆型AST(cytosolic AST,c-AST),一种紧密附着于线粒体上称线粒体AST(mitochondrial AST,m-AST)。现研究发现,m-AST同工酶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一些疾病的严重程度,作为一些疾病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的指标。因此m-AST/AST的比值是判断冠脉再通的有效指标,由于其到达峰比值的时间较早,还具有早期诊断再灌注损伤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