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5﹒新型免疫抑制与免疫调节剂的研发

多种细胞因子的参与是导致IBD发病的重要环节。促炎性细胞因子(如IL‐。10)之间的失衡,是引起肠粘膜损伤的重要因素。针对IL‐2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和IL‐2受体毒素偶联物治疗IBD也处在试验中。Van Bergeijk领导的多中心双盲对照研究,未能证实大剂量奥曲肽(500 μ g每天3次,共21天)皮下注射辅助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活动性UC的疗效,优于单用SASP或糖皮质激素组疗效。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

——《炎症性肠病》
书名:《炎症性肠病》
栏目:炎症性肠病 > 第五篇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 > 第27章 溃疡性结肠炎的内科治疗 > 第2节 药物治疗 > 三、免疫抑制与免疫调节剂
作者:邓长生 夏 冰
参编:王小众,邓长生,叶梅,朱尤庆,刘新光
页码:408-410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