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第三节 肺动脉瓣狭窄的介入治疗

以往,手术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的唯一方法。1982年美国Kan等首次行经皮穿刺行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取得成功。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这项技术,目前全国推广,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现在已成为单纯肺动脉瓣狭窄治疗的首选方法[ 2 ]。肺动脉瓣狭窄血流动力学改变表现为右室压收缩升高,肺动脉压力正常或偏低,主肺动脉‐右室收缩压差≥ 20mmHg即可诊断肺动脉瓣狭窄。对于新生儿、婴幼儿选择球囊导管时应注意管径大小,操作轻柔,可以避免这一并发症发生。 ......

——《老年心脏病学》
书名:《老年心脏病学》
栏目:老年心脏病学 > 第十篇 介入治疗学 > 第九十五章 瓣膜病介入治疗
作者:王士雯 钱方毅 周玉杰
参编:丁立刚,于心亚,马一鸣,马力,马长生
页码:1343-1349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