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2)治疗靶点

根据对心力衰竭病理生理过程的认识,可将已有的主要基因治疗靶点分为以下几类。在多种异常的信号传导通路中,肾上腺受体通路的失调是其中最关键性的,包括了β受体的下调,受体脱耦联以及β受体激酶(βARK)的上调。腺病毒转移SOD和过氧化氢酶基因至新生小鼠的心脏可减轻缺血/再灌注时收缩功能的失调[ 176 ]。针对特异性的刺激,细胞能够启动内源性的自杀途径而进入程序性细胞死亡即凋亡。腺病毒传导活化形式的PI3激酶和Akt的基因在培养的心肌细胞内表达可阻断缺氧引起的凋亡[ 181 ]。 ......

——《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书名:《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栏目: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 第二篇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 第六章 心力衰竭的基础研究 > 7 心力衰竭的分子生物学 > 7﹒2 基因治疗的研究
作者:张 建 华 琦
参编:付研,陈海翎,陈海翎,付研,高敬
页码:110-11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