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五、玻璃离子水门汀

玻璃离子(铝‐硅聚丙烯酸脂)水门汀〔 glassionomer(aluminosilicatepolyacry late)cement,GIC或ASPC 〕于20世纪70年代初问世,1975年后普遍应用于欧洲临床,1977年传入美国。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聚羧酸锌水门汀的发展,旨在集硅水门汀、磷酸锌水门汀与聚羧酸锌水门汀的优点于一身。由于其可与牙组织羟磷灰石中的钙起螯合作用,故粘结强度与聚羧酸锌水门汀相符,可不经酸蚀而取得固位,在牙颈部洞的修复中优于复合树脂,但对此目前临床上尚有不同意见。 ......

——《牙体修复学》
书名:《牙体修复学》
栏目:牙体修复学 > 第七章 基底与衬里材料7
作者:王光华 彭式韫
参编:王光华,赵守亮,王勤波,倪龙兴,张玉梅
页码:88-90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