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一、静脉桥血管吻合口病变的介入治疗

大隐静脉(SVG)作为第一个用于CABG的血管供体,因其解剖位置表浅、易于游离、取材方便,且有足够的长度,适用于多支血管病变等优点,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但术后静脉的再狭窄和闭塞严重影响了其远期通畅率,有报道术后1年、5年和10年的开放率分别为93%、74%和41%。CABG术后1~12个月出现缺血的原因通常为桥血管吻合口狭窄,桥血管远端吻合口狭窄对介入治疗反应较好,而桥血管与主动脉近端吻合口狭窄常常存在致密的纤维组织,使再狭窄发生率较高,此时选用桥血管介入治疗效果较好。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策略》
书名:《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策略》
栏目: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策略 > 第五章 桥血管介入治疗策略 > 第四节 桥血管吻合口病变介入治疗
作者:周玉杰 霍 勇 葛均波 王志坚
参编:
页码:40-4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