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第二节 药物性肝损害机制和分类

大多数药物性肝损害系不可预测性,其发生机制又可以分为:代谢异常和过敏反应两类,即为代谢特异质(metabolic idiosyn crasy)和过敏特异体质(hypersensitiveidiosyncrasy)所致,其特征见表53‐1。由于遗传多态性的存在,在不同的种族人群中表现出对药物代谢的各种表型,即:强(快)代谢型(extensive metabolizer,EM)、弱(慢)代谢型(poor metabolizer,PM)、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代谢型(intermediate metabolizer ......

——《消化系药物临床研究和治疗学》
书名:《消化系药物临床研究和治疗学》
栏目:消化系药物临床研究和治疗学 > 下篇 消化系疾病与药物治疗 > 第五十三章 药物性肝病
作者:房静远 陆伦根
参编:保志军,蔡雄,蔡毅东,陈平,陈朝飞
页码:624-62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