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第三节 外周血造血细胞移植术

1951年有人观察到输注血液白膜层(buffy coat)细胞可保护放射线照射小鼠免遭骨髓衰竭。1976年Richman等发现化疗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明显增加,以后陆续发现环磷酰胺,硫酸葡聚糖、造血刺激因子等一系列动员剂,结合现代细胞分离、保存技术,使外周血造血细胞代替骨髓进行移植成为可能。1980年Abrams等首先为1例Ewing肉瘤患者试用孪生兄弟的外周血细胞,解救大剂量化疗(放疗)后的骨髓抑制,取得部分成功。进入90年代后,随着外周血造血细胞动员剂和采集技术的发展,自体外周血造血细胞移植术(APBS ......

——《小儿血液病基础与临床》
书名:《小儿血液病基础与临床》
栏目:小儿血液病基础与临床 > 第三篇 白细胞疾病 > 第四章 小儿造血细胞移植术
作者:廖清奎
参编:符仁义,李丰益,李强,高举,陈福雄
页码:571-57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