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二)焦虑动物模型的分类与制备方法

综合目前焦虑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虽多是用于抗焦虑药物的筛查和药物作用机制的探讨,不过上述研究仍有助于揭示焦虑症的发病学机制。如将焦虑动物模型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新异环境应激模型,具体包括EPM实验、旷场实验、明暗箱穿行实验、爬梯实验等。总之,建立一个良好有效的焦虑障碍动物模型应包括:具备疾病的核心症状,操作具有可行性,抗焦虑治疗有效。有试验表明作用备受争议的5-HT3受体拮抗剂只有在明暗箱中才显示稳定的抗焦虑作用,5-HT3A基因敲除小鼠在明区时间显著增加,同时表现出与开臂的进入次数具有高度相关性,而5- ......

——《焦虑障碍中西医基础与临床》
书名:《焦虑障碍中西医基础与临床》
栏目:焦虑障碍中西医基础与临床 > 第2章 焦虑障碍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 > 第3节 神经生物学因素 > 七、焦虑障碍的动物模型研究
作者:唐启盛
参编:曲淼,朱跃兰,王娣,孙文军,杨歆科
页码:64-7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