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理学]【组织病理学】

对于微浸润性癌的诊断标准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主要是在微浸润灶最大径的界定及浸润灶具体数量方面存在争议,分述如下:1 .大小限定。由于切片的角度不同,有时非浸润成分容易被误认为微浸润灶,这种病灶的基底膜和肌上皮细胞可能不连续或稀少,但不会完全缺失。当微浸润灶不能确定时,尤其是在重切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肌上皮细胞后仍不能确诊时,应诊断为原位癌。浸润与肌上皮细胞的消失有关,有许多标志物可用于肌上皮细胞的检测[ 12](图2-214~。图2-212同一病例的SMA免疫组化染色,导管内癌巢周围肌上皮阳性,箭头示微浸润灶 ......

——《乳腺肿瘤病理学》
书名:《乳腺肿瘤病理学》
栏目:乳腺肿瘤病理学 > 第二章 上皮性肿瘤 > 第二十四节 微浸润性癌
作者:付丽 傅西林
参编:刘彤华,陈凌,崔力方,范宇,付丽
页码:134-13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