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迷路入路最早于1934年由Zauge提出,但此入路的发展归功于House WF,他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将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此入路,使听神经瘤切除术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显著降低。此后,出现了许多对此入路技术上的改进,使其适应证扩大。耳后弧形切口距耳后褶2c m,切口弯向前以便牵拉耳廓,而通过切口弧形的后部可以到达乙状窦后方的区域。掌握经迷路入路的要点在于熟悉岩骨内结构的解剖毗邻关系。外侧半规管开放后,辨认深面的上、后半规管的总脚。如果这部分骨质摘除不完全,面神经将在残留的内听道口骨嵴的下方,使辨认肿瘤并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