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兹光谱成像技术基于太赫兹波对生物大分子病变的灵敏性[ 10 ] ,可以在细胞病变的早期进行无标记识别[ 11 ] 。然而,传统太赫兹波成像系统受到太赫兹波长限制,应用于临床病理组织诊断的太赫兹光谱成像技术存在成像分辨率低的缺点,仅能实现波长量级— —亚毫米尺度的空间分辨能力。当对太赫兹成像系统加入其他功能时,成像分辨率变得更差,例如2008年,美国Wai Lam Cha等人[ 16 ]在太赫兹成像系统中加入傅里叶变化技术时,空间分辨率仅为1.4mm 。为了进一步提高空间分辨率,人们将天线进一步改进为拉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