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五、中外药学的交流

东西方药学研究的交流,上溯至隋、唐,甚至秦、汉时代即已开始,如天竺医学,为吠陀五明大论之一。明末张若水赴日本时,又带去相当多的医学书籍,故我国的药学,在国外有了悠久而深远的影响。西方药学的东渐在明代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即开始,一部分耶稣会教士来到中国。毕拱辰通晓医药,邓玉函向毕学习中国药学,曾研究本草80多种。泰西人身说概》一书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出版,这是人体解剖学(而不是药学)输入中国最早的著作。在明代,我国的药学,不仅在国内有了空前的大发展,而且源源不断地传入欧亚各国,有力地促进了西 ......

——《中国药学史参考》
书名:《中国药学史参考》
栏目:中国药学史参考 > 第二编 中国中古时期的药学史(公元265—1840年) > 第六章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药学(公元1368—1840年) > 第一节 明代的药学成就(1368—1644年)
作者:谢惠民 丛骆骆
参编:赵志刚,王爱国,丁正磊,丁薇丽,王坚成
页码:175-17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