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三、处理原则

脑源性心血管功能障碍涉及复杂的神经‐体液调节异常机制,并随脑功能损伤而迅速出现。目前临床尚缺乏敏感、特异的超早期预测指标,一旦出现心电图改变、心律失常和心肌酶学改变,则提示心肌损伤已经存在。目前切实可行的措施是加强脑功能监测和心血管功能监测,对已出现的心血管功能障碍作出评估,根据危险分层给予适当合理的干预,以减轻脑源性心功能障碍对预后的影响,减少脑源性心脏猝死的发生。心律失常,伴或不伴心肌酶谱异常:根据ACC/AHC “心律失常治疗指南”制订治疗方案,特别对于新发房颤、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必须予以及时、有 ......

——《神经系统急危重症监护与治疗》
书名:《神经系统急危重症监护与治疗》
栏目:神经系统急危重症监护与治疗 > 第三篇 神经系统急危重症治疗 > 第13章 神经系统疾病与心血管功能障碍 > 第四节 脑源性心血管功能障碍
作者:宿英英
参编:丁建平,王力红,王琳,王晓梅,王春梅
页码:458-45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