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二、斯氏狸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由陈心陶在1935年解剖果子狸肺脏时检出,于1959年命名为斯氏并殖吸虫。1963年在修订并殖吸虫分类系统时,陈心陶又将该虫置于狸殖属,更名为斯氏狸殖吸虫[ Pagumogoni mus skrj abini(chen,1959)chen,1963 ]。同物异名者可能还有四川并殖吸虫,会同并殖吸虫,泡囊狸殖吸虫。因本病损害器官不定,且同时有多个器官受损,临床上误诊相当多见,应特别注意与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肺炎、肝炎等鉴别。斯氏狸殖吸虫在国外还未见报道。大鼠、小鼠、豚鼠、蛙、鸡、鸟等多种动物可 ......

——《人体寄生虫学》
书名:《人体寄生虫学》
栏目:人体寄生虫学 > 第三篇 医学蠕虫学 > 第十三章 寄生于血液和组织的吸虫 > 第二节 并殖吸虫
作者:詹希美
参编:何蔼,黄复生,程训佳,程彦斌,曾庆仁
页码:149-15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