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醛固酮逃逸和Ang Ⅱ反跳现象的发生机制及其病理生理意义尚不十分清楚,但根据诸多证据,还不可轻率地将其归罪于糜蛋白酶旁路产生的Ang Ⅱ,因目前在高血压发生问题上,尚无证据证明旁路产生的Ang Ⅱ存在及其作用。实验方法与条件不同,如有些实验无法排除人为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糜蛋白酶的可能,再如将心肌组织经匀浆、增容和透析处理后测定ACE和糜蛋白酶活性能否真实反应在体状况的活性有商榷余地。人为因素,即人为将糜蛋白酶活性增高,如转糜蛋白酶基因动物模型的结果不能反映真实的在体情况,仅供参考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