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鉴别诊断]2﹒治疗性介入措施所致肠炎

(1)放射性肠炎(radioactive enteritis):急性放射性肠炎于放射线照射后数小时或数天内即可发生,造成肠粘膜水肿、血管网模糊、甚至消失等特征性改变。组织学观察可见肠粘膜细胞核固缩(nuclear pyknosis)、核碎裂(karyorrhexis),有丝分裂减少,粘蛋白(mucin)降低。高达50%骨盆放射治疗的患者可发生急性放射性结肠炎,常于治疗开始2周内发生,临床表现为腹部绞痛、里急后重、腹泻及直肠出血。急性放射性结肠炎呈可逆性,4~8周可逐渐恢复。环丙沙星和甲硝唑均能显著降低囊袋 ......

——《炎症性肠病》
书名:《炎症性肠病》
栏目:炎症性肠病 > 第四篇 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 第23章 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诊断 > 第2节 非感染性肠炎 > 一、特异性非感染性结肠炎
作者:邓长生 夏 冰
参编:王小众,邓长生,叶梅,朱尤庆,刘新光
页码:338-339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