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第二节 肾癌分子靶向治疗的基本策略

肾癌发病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的研究表明,与肾癌发生的相关基因主要包括肾癌特异性、非特异性和辅助表达基因三类。肾透明细胞癌具有极高的von Hippel‐Lindau(VHL)基因突变率,该基因突变失活可引起细胞组织缺氧反应,信号传导结构的异常,导致乏氧诱导因子(HIFa)水平升高,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GYLZ‐RCC18是近年新发现的肾癌相关基因,在肾癌转化、细胞周期调控、抗凋亡和耐药中起关键作用。导致癌变的非肾特异性的基因变化更多,包括:EGFR等酪氨酸激酶受体,环氧合酶‐2和某些细胞信号传 ......

——《肾癌》
书名:《肾癌》
栏目:肾癌 > 第三十七章 肾癌分子靶向治疗原理与实践
作者:韩瑞发 孙保存 姚 智
参编:郝希山,马腾骧,韩瑞发,钱碧云,牛瑞芳
页码:416-41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