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见证了数种用于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情况的新方法的进展。这些包括影像学以及技术上的进步,从而让在多学科讨论治疗方案前完成淋巴结的病理学检查成为可能。本章总结了这些方法的现有证据并且提出了一个用于制定决策的框架以便临床医师能合理使用这些技术。按创伤程度增加的次序,纵隔病理分期的方法包括:包括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 EBUS-FNA )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 EUSFNA ) ,支气管镜检查下细针穿刺,纵隔镜,经颈延长切口纵隔淋巴结切除术( TEMLA ) 。因此,只有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