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第一节 概 述

椎管狭窄首先见于1900年Sachs和Fraenkel描述采用两节椎板切除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报道,颈椎管狭窄是后来逐渐认识到的概念。Arnold等于1976年将椎管狭窄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先天性椎管狭窄系患者出生前或生后椎弓发育障碍造成的椎管狭窄,以仅限于椎弓发育障碍的发育性椎管狭窄最常见,亦称特发性椎管狭窄。1954年Boijsen等提出颈椎管中矢状径的测量。1980年Ehni提出测定颈椎管中矢状径与对应的颈椎体中矢状径之比,称为颈椎管中矢状径比值,用来衡量颈椎管发育性或先天性狭窄的程度。 ......

——《实用颈椎外科学》
书名:《实用颈椎外科学》
栏目:实用颈椎外科学 > 第三篇 颈椎退变性疾病 > 第二十章 颈椎管狭窄症
作者:郝定均
参编:袁文,田伟,贺宝荣,池永龙,海涌
页码:229-23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