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2. 激肽受体及信号传导

缓激肽通过与靶细胞缓激肽受体结合发挥作用,目前已证实体内缓激肽受体有B l和B 2两种(图16-。在大的弹性动脉和静脉,激肽受体仅存在于内皮细胞,而在所有的肌性动脉和微动脉,受体存在于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在肾脏,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薄壁出球小动脉的内皮细胞内钙水平对缓激肽的敏感度不同。由缓激肽诱发的血管扩张可以被K + / Ca 2 +通道阻滞剂四乙铵(TEA)、charybdotoxin和iberiotoxin阻断,也可以被环氧化酶抑制剂吲哚美辛和布洛芬以及PGI 2合成酶抑制剂(反式-2-苯基环 ......

——《现代分子心血管病学》
书名:《现代分子心血管病学》
栏目:现代分子心血管病学 > 第二篇 临床分子心血管病学 > 第十六章 高血压病的分子机制与阻力动脉重构 > 第三节 调节血压的物质及其分子机制 > 五、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
作者:康维强 宋达琳 葛志明
参编:俞冬熠,季晓平,张梅,管军,康维强
页码:484-48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